HKUST Annual Report 2006-2007 - page 56

54
香港科技大學2006-2007年報
本地夥伴
Local Support
承蒙教育慈善家、企業、校友等社會各界的慷慨捐獻,
科大才能繼續向前。黃焯書慈善基金捐贈2,000萬港元,
為此,科大將中電風洞實驗所及岩土工程離心機實驗所位
處的樓宇,以已故黃焯書先生的名字命名。陳瑞球博士捐
贈1,800萬港元,以助科大新建一所學生宿舍,這幢將於
2009年竣工的宿舍,以陳瑞球博士之妻的名字命名為「陳
瑞球夫人林滿珍女士樓」。盧家驄先生透過名下慈善基金捐
贈2,000萬港元。為答謝盧家驄先生,科大以大學中心,
命名為「盧家驄大學中心」,以示謝忱。
科大的國際聲望與日俱增。年內,本校喜獲趙氏廷箴懷芳
基金會慷慨捐贈260萬美元(約2,000萬港元)。這是科大
建校以來收到的最大筆海外捐款,將作為高等研究院長駐
教授席的經費。
葉謀遵博士及新昌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捐贈500萬港元,在
工商管理學院設立講座教授席,以進一步推動商學院取得
卓越教研成就。佘少鴻女士捐贈200萬港元,為內地學生
提供資助。科大校長朱經武教授及夫人捐出100萬港元,
設立「朱經武教授暨朱陳璞博士物理學生研究獎」,年內已
舉行首次頒獎典禮。
立信染整機械有限公司捐贈1,500萬港元,以加強科大在
先進材料和製造過程方面的尖端技術開發與研究。捷和
鄭氏基金向化學工程學系捐贈200萬港元,用於購置研究
設備。
對外合作
科大與兩大商業巨擘攜手合作,讓攻讀科技與管理雙學位
課程的學生,可將所學技能付諸實踐。
東方海外貨櫃航運有限公司(東方海外)和美國太陽電腦
公司,為今年科大企業項目的企業夥伴及項目贊助人。
今年的項目課題是「內地的貨運物流業」,有四支隊伍
參加,每隊由四名學生菁英組成。
他們運用所學的管理技能及技術知識,從多個角度分析問
題,並出謀獻策,提出如何解決內地貨運物流業所面對的
佈局分散問題,以應付經濟快速增長所帶來的業務挑戰。
兩家公司為是次活動慷慨解囊,資助學生前往中國偏遠地
區作實地考察,深入瞭解內地貨運業的經營情況。
與此同時,科大亦積極落實協助香港社會發展的使命。社
會科學部在政府撥款資助下開展研究活動,協助政府解決
人口及社會分層等問題。
社會科學部寶克教授率領一個顧問小組,評估香港的研發
創新給經濟帶來的影響,並向政府創新科技署提供顧問
意見。
校友情誼
科大創校時間雖短,卻已築成人數達三萬人的校友網絡。
今年,科大校友發展部建成新的校友網站,並透過改版後
的每週通訊,向校友報導最新的校園消息、職位資訊及校
友活動,進一步增強科大校友之間的聯繫。
本校亦推出新的計劃,為出國工作或深造的校友,與身在
國外就近地區、並願意協助他們安頓的校友聯絡,使科大
的校友網絡更為緊密。
雖然科大缺乏大批財力雄厚的校友,但眾多校友仍盡己所
能,回饋母校。自2006年11月推出「年度捐贈計劃」以
來,科大校友已認購250個限量版科大紀念品。一名1995
年級主修資訊與系統管理的校友,更是每年不忘捐款。今
年他為一名內地學生捐出獎學金27萬港元。
1...,46,47,48,49,50,51,52,53,54,55 57,58,59,60,61,62,63,64,65,66,...100
Powered by Flipping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