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
2014-2015
年報
24
研究發展
減緩泥石流威脅
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吳宏偉教授及其研究團隊獲研資局
「主題研究計劃」資助
3,322.5
萬港元,進行香港泥石流流動
機理及風險控制研究。此項目有望推進科學與科技發展,
利用全球最先進的物理模型測試和嶄新的多尺度、多物理
場耦合理論模型,提高全球對泥石流流動機理的基礎了解。
項目預期會直接影響本地和國際就泥石流和多層次柔性防
護網之間的相互作用分析方法,成為全球領先的設計標準,
可持續發展和成熟的緩解措施、更環保的維護和整治工程,
提高成本效益,協助香港及其他國家減緩泥石流威脅。
綠色智能辦公室
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
Amine Bermak
教授領導一個由香港和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者組成的團隊,開發可安裝在綠色智能
建築內的無線多元感應平台,偵測室內溫度、濕度、動態和
空氣中的有害氣體。這個屬於「香港科技大學-麻省理工學
院聯盟」的研究項目獲得港府「創新及科技基金」、英特爾
及德州儀器撥款資助。感應器有望能收集數據,為上班族
改善工作環境,並促進智能綠色建築的發展。
整治河道
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勞敏慈教授與廣東省政府聯合領導一項
顧問項目,研究如何整治受重金屬及有機污染物污染的河流
沉積物。勞教授過去二十年致力研究如何運用物理、化學和
生物處理技術控制土壤、沉積物和水污染,並已向政府提出
數個河流污染的修復方案。
以胜肽作治療用途的新徑
生物醫學工程學部周迎教授和化學及生物分子工程學系倪蓉
博士合作研發出新短胜肽,可與
DNA
共同組合成仿病毒
顆粒,有望成為傳遞基因或小分子藥物進入細胞的新方法。
此發現可能同時克服病毒以及非病毒基因傳遞載體的限制,
並透過調控胜肽序列,帶來更安全和更高效的仿病毒基因
轉移載體,突破現時基因治療樽頸。這個簡單的胜肽-
DNA
組合系統提供一個研究模型,有助了解病毒粒子在益生元
時代的起源。這項研究已在《美國化學會誌》內發表。
跨文化有利雙贏
由於文化差異,本地人和外來人士難有信任,影響溝通,以
致跨文化協商甚具挑戰性。然而,管理學系周文芝教授參與
的研究結果與這個傳統概念剛好相反,研究指出跨文化協商
較同文化協商更有效。其中兩個模擬談判結果顯示,相信
文化本質是可改變的協商人員,對文化背景不同的夥伴信任